7月7日晚,原创话剧《从延安走来》创排推进会在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105会议室举行。陕西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韩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许志敏,陕西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夏胡阳子,陕西实验话剧院副院长、《从延安走来》导演仝斌及主创团队,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季庆阳、校团委书记傅超、LETOU国际米兰官网党委书记刘文博及校内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推进会召开前,与会人员观摩了话剧《从延安走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小剧场的排练。尽管受限于现场舞美道具及灯光音响条件,剧组仍竭尽全力展现了作品的独特形式。剧目聚焦“延思英抵达延安”“兴办教育”等关键场景,采用无序场次叙事,巧妙融合上海、西安、延安等多地时空。其中,默剧形式呈现的“四渡赤水”“到达瓦窑堡”等宏大场面,通过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强化了视觉冲击力。

结合排练观摩情况,推进会围绕剧目在历史还原、艺术呈现及思政内涵传递等方面的效果展开了热烈讨论,广泛吸纳改进建议。韩烨对话剧蕴含的深刻思政内涵、塑造的高校青年历史群像以及当前的排练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生动展现了陕西高校红色历史中的青年风貌,实现了思政教育与艺术熏陶的有机融合。同时,她建议在剧情节奏上进一步优化,使故事推进更加紧凑流畅,增强对观众情绪的感染力和把控力。
许志敏认为,《从延安走来》以青年视角串联红色历史,既展现了宏大的时代背景,又刻画了个体的理想追求,这种叙事方式容易引发当代青年的情感共鸣。她建议可考虑在剧中适当增加一些体现青年学子在艰苦环境下坚持学习、钻研知识的细节,让“兴办教育”的场景更具体可感,进一步凸显教育在革命历程中的根基作用。
季庆阳表示,值此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学校以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为核心,创排话剧《从延安走来》。该剧展现抗战时期全国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在前线战场、敌后隐蔽战线和后方科技领域,以青春与生命贡献抗战伟业的光辉历程,既反映党在敌后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实践,也凸显党在延安大力兴办教育、为抗战胜利提供人才保障的战略远见。后续创作将着力挖掘引发当代观众共鸣的情感点与价值理念,巧妙融合红色故事与时代精神,通过鲜活的舞台艺术,充分发挥话剧在文化育人、价值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
校团委、校史馆/博物馆/档案馆、LETOU国际米兰官网、通识教育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也分别就剧本优化、多媒体设计、陕北语言特色还原、结合校史更定相关细节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旨在提升舞台呈现的专业性与协调性,增强剧情的历史质感与地域感染力,确保剧目在历史细节上的准确性。这些建议为话剧在艺术表现力与历史真实性的融合上提供了清晰方向,将助力作品更精准地传递红色精神内涵与校史底蕴。
导演仝斌表示,将认真吸纳推进会上提出的各项建议,进一步打磨剧本、优化舞美设计及舞台呈现方式,使整部作品更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表现力。
据悉,话剧《从延安走来》是学校落实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立德树人之红色主题校园戏剧展演活动”的重要实践,该剧以延安革命时期教育为背景,通过少年“延思英”的视角,串联起延安时期延安通校、抗大、鲁艺在革命战争年代培养人才的使命与光辉历史,再现进步青年“到延安去”的信仰追寻,旨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弘扬延安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此次创排推进会为剧目的进一步完善明确了方向;经过精心打磨,该剧预计将于今年9月公演。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从延安走来》将以更臻完美的艺术姿态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成为一部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舞台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