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借鉴兄弟院校通识教育和美育工作的先进理念与经验,7月5日,西电通识教育中心一行三人赴北京参加由北京邮电大学主办,北邮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美育中心等单位承办的“媒体艺术与科学”论坛。来自“四邮四电”八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的专业同行,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清华大学等院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媒体艺术与科学技术交叉领域的理论前沿、实践创新与未来趋势进行研讨。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任雄飞致欢迎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数字艺术与动画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歌东为论坛致辞。我校LETOU国际米兰官网院长、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石福祁教授应邀在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开幕式上举行了“人工智能艺术联盟”成立仪式。该联盟由北京邮电大学发起,汇聚“四邮四电”电子信息特色高校,联合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组建。联盟以“共创、共研、共育”为行动纲领,以“跨界融合、创新驱动、价值引领”为核心使命,旨在搭建信息技术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的协作平台,推动AI时代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突破发展,为科技与艺术的跨界探索注入持续动能。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雷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院长刘梦雅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数字戏剧系副主任闫贤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向安玲博士,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特聘研究员张树武分别做主旨报告,深入探讨行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碰撞思想火花。

在“四邮四电”特设论坛中,八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见解,以不同角度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美育体系的创新构建与教学实践探索等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各自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和案例。石福祁教授以“形式与自由——重思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为题,从哲学视角剖析艺术与世界的独特联系,指出在人工智能赋能下人人可为“艺术家”、人人可以创作“艺术品”的时代,亟须重新思考艺术本质。他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意义在于通过AI等技术手段,使“艺术”这一生命形式更好地服务于“使人成为自由人”的根本命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解放思想,深刻理解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美育浸润”的教育内涵与实现方式,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本次论坛为电子信息类高校与顶尖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高效协同提供了重要平台,其前沿观点与鲜活经验为我校通识教育和美育工作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强劲动力。西电通识教育中心将汲取论坛成果,紧密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具有西电特色的“课程、讲座、实践”三位一体通识教育体系,深入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下“美育浸润”的新模式、新路径,致力于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素养与创新思维,为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